本文目录一览:
- 1、行业观察丨后疫情时代的海外投资法律实务问题
- 2、疫情“二次冲击”来了!海外确诊人数超33万,多国停工停产!世界下半场...
- 3、海外订单骤减冲击中国外贸企业
- 4、海外疫情恶化冲击波:汇率已不是外贸企业考虑的问题
行业观察丨后疫情时代的海外投资法律实务问题
后疫情时代的海外投资法律实务问题新冠疫情对海外投资的影响人员正常流动受阻:疫情初期,多国实施旅行限制,航班大幅减少且未完全恢复,导致在建项目技术人员无法按期到场,现场人员无法轮换回国、超期在岗,新项目开发如考察、谈判等工作也受到限制。
据行业内资深媒体调研的《后疫情时代,中国健康家居消费认知调查》报告显示,受访者对具有健康属性的吊顶、墙面、衣柜和瓷砖产品需求最高,分别占比72%、83%、67%和66%。这一趋势不仅推动了家居企业加速布局健康家居市场,也为新型装饰材料如岩板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后疫情时代,创新、国际化、消费升级依然是医药行业的主线,全球医药行业的竞争格局和产业链转移趋势也将持续。投资策略建议 优选标的:在当前市场风格、估值相对均衡的背景下,优选一线、二线公司中内生成长明确的标的。这些公司在后疫情时代全球竞争优势更加凸显,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整体预期向好:中金公司与中信证券均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将企稳回升,中金公司预计GDP增速为3%,中信证券则更为乐观,预计能达到4%,均高于今年的增速(1%,两年复合)。
“后疫情时代,基本的逻辑、客户的需求,在大方向上是不会变的。在度假这个板块赚钱还是比较困难,所以我们的投资还需要慎重一些。”开元森泊 旅游 投资公司总经理叶建平表示。12月18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1世纪住宿业高峰论坛(2020)在上海外滩茂悦大酒店举行。
疫情“二次冲击”来了!海外确诊人数超33万,多国停工停产!世界下半场...
全球疫情持续蔓延,196个国家地区出现新冠疫情,海外确诊人数已超过33万例,包括哈佛校长夫妇、英国查尔斯王子在内的众多知名人士纷纷确诊。欧美国家成为疫情重灾区,多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停工停产现象普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中国企业如何在全球疫情“二次冲击”下破局,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菲亚特克莱斯勒(FCA)表示,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导致工厂无法正常运作,公司位于欧洲的大部分工厂将停产至3月27日。此外,其旗下豪华品牌玛莎拉蒂工厂也将同步停产两周。法拉利则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因为疫情的关系,导致下游工厂产能受到影响,其目前面临严重的供应链问题,无法继续生产。
商务部发布的信息显示,中国前十大进口来源国中有七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破千。海外停工停产范围扩大,供应能力减弱。目前,机电、交通运输设备、能源化工等行业进口受影响较大。
大众 汽车 表示,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附近的马托雷尔工厂受疫情影响最大,由于疫情影响整车及零部件物流,因此在本周会有7000人面临停工。甚至有消息称,马托雷尔工厂的停产时间可能长达六周,这或会导致企业临时性裁员等一系列问题。
英国单日新增超4千,首相确认第二波疫情已抵达,或实施三层限制及再次全境封锁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近日表示,英国现在正迎来第二波新冠疫情,并补充说第二波疫情在英国已经不可避免。
针对海外停工停产范围扩大的情况,商务部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并积极应对,以确保我国进口贸易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当前进口贸易面临的挑战 根据海关统计,今年1-2月,我国进口总额为20837亿元,同比下降4%。这一数据反映出,在全球疫情蔓延的背景下,我国进口贸易面临着严峻挑战。
海外订单骤减冲击中国外贸企业
海外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发展正在冲击全球贸易。来自欧洲和美国等地区的订单下滑为中国外贸制造业的需求端带来了不小压力。商务部外贸司二级巡视员刘长于在26日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政府现阶段贸易政策的核心是稳住外贸基本盘。欧美服装品牌暂停或取消大量外贸订单,给中国外贸工厂带来了压力。
海外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正在对全球贸易构成挑战,尤其是来自欧洲和美国等地的订单减少,对中国外贸制造业的需求端造成了显著压力。商务部外贸司二级巡视员刘长于在26日的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政府现阶段的核心贸易政策目标是稳住外贸基本盘。
海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对全球贸易造成冲击,中国外贸制造业需求端也面临挑战。据商务部通报,欧美服装品牌暂停或取消大量外贸订单,导致中国外贸工厂面临压力。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政府的贸易政策核心在于稳住外贸基本盘。
月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出口额下降14%,预示着接下来几个月的外贸形势不容乐观。中美贸易战和全球疫情的双重打击,使得外贸企业生存艰难。航路受阻、运费飙升、订单骤减,许多外贸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广东东莞,作为中国的世界工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
海外疫情严重,外贸企业面临订单骤减的挑战。欧美国家“封城”导致订单大幅下降,外贸企业不得不采取减员降薪的措施。一位从事电压力锅出口的外贸人士表示,订单同比骤降50%。家具行业也受到影响,去年3月接单1600万人民币,而今年3月仅250万人民币。面对订单减少,外贸企业纷纷采取内部“节流”措施。
海外疫情恶化冲击波:汇率已不是外贸企业考虑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采购商不是和你因为汇率波动去谈价钱,而是直接要求取消订单或延迟发货,企业现在只希望流动性别断裂,汇率已经不是进出口企业目前考虑的问题了。”山东海阳毛衫协会会长、海阳锦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程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然而,企业目前最关心的是订单,而非汇率波动。孙程明表示,取消和延迟订单的比例超过50%,企业只希望保持流动性,汇率不再是考虑的问题。商务部外贸司二级巡视员刘长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疫情在欧美、日韩等主要贸易伙伴蔓延,给双边贸易带来压力,国际贸易需求下行风险加大。
全球疫情迅速扩散,截至3月27日,全球确诊病例已超过53万例,美元流动性紧张导致非美货币贬值,但人民币兑美元仍贬值8%左右。外贸企业面临订单取消、无单可接的困境,企业主要关注流动性的维持,汇率问题已不在考虑范围。商务部外贸司二级巡视员刘长于表示,疫情对国际贸易需求造成下行压力,不确定性增加。